三间大学合作推出开读计划:九本图书供公众免费下载

Published on 17/07/2024

Open Books HK Icon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三间高等教育院校的图书馆与出版社,联合发起开读(Open Books Hong Kong)先导计划。这是香港首个开放取用(open access)图书计划,旨在开放学术成果、创建健康公平的知识传播生态。

由三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本中文图书,将于7月17日免费开放予公众阅读、下载、取用和传播。图书内容涵盖历史、哲学、宗教、法学、人类学、性别研究等人文社科多个领域。数月后将有第二批图书加入计划,向公众开放。

开读计划不仅展示了香港高等教育院校致力于「开放知识」的决心,亦是中文学术图书开放取用的新尝试。计划目前还在探索期,希望未来能持续开放优质中文著作,与世界分享香港出版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积极推动开放取用,期待本计划能够推动学界积极参与全球知识开放运动,并让社会大众受益。

作为中国和世界间的桥梁,香港可以发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作为计划发起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奈尔(Benjamin Meunier)指出,虽然开放取用在香港尚属起步阶段,但未来可期。他说:「开读计划充分体现了香港的前瞻性思维,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一个知识宝库。」

关于本计划的细节和图书下载连结,请见网站:openbookshongkong.com

 

首批开放取用图书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郑宗义:《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
何其亮:《人民的西湖:毛泽东时代的宣传、自然与能动性(1949–1976)》
萧凤霞:《踏迹寻中:四十年华南田野之旅》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出版

章小杉:《「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
陈思和:《我的老师们》
冯以浤:《人类文明简史:从中国看世界》

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宗树人、史来家:《梦道华山:全球道教与现代灵性的困境》
金晔路:《上海拉拉:中国都市女同志社群与政治》
吴咏梅、李培德:《图像与商业文化:分析中国近代广告》

 

计划发起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香港大学图书馆

香港大学出版社

 

计划发起人(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致力于透过出版高质素及具创意的出版物,推动学术研究、促进知识转移。本社有幸参与「开读」先导计划,与本地的大学出版社及图书馆合作,是进一步向世界推广我们学术著作的绝佳机会。亦同时通过知识共享,加强了大学对社区参与的影响力,冀能让学者、研究人员、学生和社会大众受益。
—— 陈家扬,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社长

 

亚洲的学者、出版社和图书馆同心协力,推行内容的开放取用,将大大提升和加快知识交流,逐步缩小「西方与其他地区 」间的数位鸿沟。香港拥有独特的优势,可成为亚洲地区开放取用的先锋。
—— 邓万 (Michael Duckworth),香港大学出版社社长

 

开放取用是出版传播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旨在全球免费共享人类知识和文化遗产。如今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有幸加入这一潮流,与港大和城大一起合力发起「开读」计划,推动香港乃至大中华地区的知识开放,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端。我们相信它将不仅惠及学术共同体,也将惠及更为广泛的公众。
—— 甘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

 

作为一家学术图书馆,中大图书馆致力于支持大学社群、服务社会大众。我很高兴和同仁一起推行「开读」计划,为推动知识传播和全球协作尽一分力。为使公众了解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促进相互理解、应对全球挑战,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文奈尔 (Benjamin Meunier),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

 

「开放」意味着无障碍、包容性、透明度和无限制。该计划必将帮助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在平等的基础上追求知识。我们希望把知识推广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也将在这振奋人心的旅程中不断学习和适应。
—— 伍丽娟,香港大学首席信息主管及大学图书馆馆长

 

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在与城大社群携手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进研究与创新,促进知识交流,并推动机构、学者和学科间的合作。我们很荣幸成为「开读」计划的一部分,为支持全球学术社群实现有效和可持续的策略铺平道路。
—— 彭慧芝,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馆长

 

如需查询请联络:

甄挺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经理
电话:+852 3943 9806
电邮:michael_tlginn@cuhk.edu.hk

Open Books Hong Kong